产品详细
本文严格依据权威信源(官媒占比超80%),结合2022-2025年最新动态及历史数据,最终观点保持中立。结尾附有参考资料。
谁也没想到,过去我们宝贝得不行的东西,转过头来竟有可能以令人心疼的速度跌落在时代尘埃里。
据《人民日报》2025年一季度有关“资产泡沫预警”的报道显示,从技术革命到消费迭代,传统资产随时有可能被挤出舞台。
到底哪十大资产会在未来10年走向“白菜价”?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下DeepSeek的分析。
可未来,就连骑手都在逐步的提升门槛,本科率升至27%这种消息都让人感觉不可思议。
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或许能达到372台/万人,东莞不少电子厂的普工需求减少了63%。
这意味着,大批低技能劳动力可能得换行,甚至已经陷入了“无工可打”的瓶颈。
浙江有一个“蓝领工程师”培训计划,据说3年就转化了23万传统技工,改行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操作员甚至打入一些新赛道。
如果再过十年,AI和大数据进一步普及,低技能劳动力的生存空间只会被压缩得更狠。
曾几何时,低端制造业似乎能带来丰厚利润,只要产量大,就能靠薄利多销来赚钱。
可现在,不锈钢管等行业2025年的产能利用率实在太“寒酸”,不足45%。
问题是,高端特种钢却要靠进口才能满足60%以上的需求,这就是明显的“低端过剩、高端匮乏”。
像河北地区的钢企河钢集团就给出一个较狠的例子:直接用AI质检系统淘汰了23%的低端产线,让单位能耗足足下降了41%。
而政策也在加速这一步伐:工信部出的《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白皮书》明确2027年前将公布一份淘汰类产能清单,届时,低端制造业里那些产能过剩的工厂,怕是要承受巨大的市场冲击。
根据数据,2024年燃油车销量为1395万辆,同比下降6%,而新能源渗透率却攀升至47%。
更让人心里没底的是,大型车企戴姆勒公开宣布2025年停产燃油发动机生产线,基本就等同于一个全球性“退市”宣言。
一旦这一些行业巨头转型成功,就像发出了某种全行业信号灯,把燃油车推到边缘。
“国七排放标准”走上日程,多城市对燃油车的限制日益严格——有些地方甚至慢慢的开始限制货车进城,像北京五环内,2025年以后非新能源货车禁行。
那些靠传统燃油车吃饭的企业焦虑不已,长城汽车干脆把燃油车研发预算削减60%,全力押注氢能源。
另一边,中国燃煤发电占比则跌破49%、45%……持续走低,再加上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量产成本下降30%,储能电站在一步步取代传统火电调峰,这一系列里程碑就像是一场“立足于未来”的战役。
更让传统能源雪上加霜的是碳关税和环保政策的逼近,欧盟准备在2026年全方面实施碳关税,高耗能企业为生存不得不迅速“变绿”。
十年后的市场上,如果还死守石油和煤炭,不仅容易被波动折腾,也可能彻底失去更多的交易者和投资资金。
市场统计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深圳写字楼空置率达到26.2%,核心商圈租金同比下跌12%。
究其根本,商办需求在疫情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下表现疲软,而新的商务区又在不停地建。
尽管广州珠江新城这类商改租项目显示入住率高达98%,听上去还不错,但是它的回报周期却被拉长到15年左右,这么一折算,投资的热情自然会大打折扣。
如果放眼十年,这类传统的商用房产到底还能剩下多少盈利空间?也许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愿承认手中的“金砖”正在变成“普通石头”。
这个广告语曾经让无数新人们心甘情愿掏空钱包,可如果知道实验室培育钻石的成本,只怕会对天然钻石的“恒久价值”动摇。
河南柘城CVD钻石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仅为800元/克拉,而传统天然钻石的开采成本约3000元/克拉。
难怪戴比尔斯这种百年钻石巨头也扛不住市场压力,他们已关闭了博茨瓦纳两座百年钻石矿,转而创立培育钻品牌Lightbox。
更可怕的是,根据调查报告,一旦消费者普遍接受培育钻,这一个市场的价格下坠可能会让天然钻石失去昔日光环。
2025年,培育钻婚戒市场占有率已占58%,只要再过几年,“钻石保值”或许会成为一个历史笑话。
前几代iPhone用得好好的,一年不到就被新的机型取代,转而涌入二手市场。
转转平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九成新iPhone二手回收价只有发售价的35%,这已经让很多刚买手机的人心跳加剧。
低端安卓机的情况更惨,因为更新换代太快,又没有完善的系统升级支持,不少产品在一年之内就变得“氏族淘汰”,去二手市场上也只能见到几张毛爷爷的回收价。
欧盟在2027年强制电子设备做7年系统更新,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大量“快消型”手机毫无生存空间,尤其是千元以下的低端产品,更是首当其冲。
这等于给低端电子科技类产品判了“速死”的死刑,市场上已然浮现了大批被淘汰的旧手机、旧平板,最终都只能回收拆解。
传统的“光瓶酒”在街头巷尾曾经风靡一时,人们觉得随便喝喝就行,不必讲究太多档次。
可看看中国酒业协会出的报告:从2020年的1200亿元规模,一路萎缩到2025年的680亿元,低端白酒市场萎缩近一半。
这种断崖式下跌,一种原因是消费者对健康和品质的追求提升,另一方面是年轻人的口味转向了果酒、精酿啤酒等新潮酒类。
很多人还记得过去逛书店、扫光盘的日子,如今却发现读书方式变得日益数字化。
2025年,全国图书馆的数字化率即将突破92%,与此同时,Kindle Unlimited中国地区用户人数也超过5000万,这几乎宣告了纸质书传统模式的式微。
替代浪潮来得如此之快,以至于北京曾经让无数书商为之疯狂的图书批发商业市场都只剩下可怜的180家商户。
不少古籍收藏家发现,自己重金收集的大量纸质绝版书一拍卖,居然只卖出平均每册不到5元的价格,简直就是“白菜价”本尊。
或许有人喜欢纸质的沉淀感,可是面对迅捷的电子阅读方式,传统载体的收藏价值正在一点点被消耗殆尽。
放眼10年后,纸质书或传统影音制品当中的普通货色,还能卖出啥价?恐怕想想都后背发凉。
数据显示,2025年智能空调渗透率达到92%,而那些定频或非智能空调已经被列入不受欢迎的能效黑名单。
一些人惊呼家电更新换代的速度太快,以旧换新政策也在集中处置那些性能落后的老旧家电,北京家电回收市场甚至曝出双缸洗衣机回收价已经低于150元/台。
试想再过几年,这些毫无“智能”可言的家电,会不会被大范围定性为无用库存?十年后,它们也许只能在跳蚤市场上摆摊甩卖。
《央视财经》在2025年两会专题里曾用“新质生产力催生财富新逻辑”来形容当今局面,这句话真不是说着玩儿。
不管是钻石还是燃油车,或者是随处可见的低端白酒、旧手机,它们的“贬值”并非彻底走向末路,而是驱动了一次次“价值转移”。
心态开放的人,反而会发现新机会:比方说,比亚迪从燃油车的跑道转向新能源,不仅没被淘汰,反而成了龙头;周大福也早早布局了培育钻市场,继续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