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10月28日电(记者王金涛、张桂林)三峡蓄水后,重庆开县形成“库中库”,并产生了三峡库区面积最大的人工湖泊。这片从无到有的湖泊面积达14.8平方公里,被当地人称作“汉丰湖”。
汉丰湖位于开县新县城北部,对开县人来说,这片大湖仿佛一夜之间忽然出现,令人异常惊奇。记者在汉丰湖边采访时发现,每天观看汉丰湖涨水的人络绎不绝,他们或伫立远眺,或三五成群地向湖面指指点点,寻找自己家原来的位置。
尽管蓄水期间,汉丰湖面上有不少漂浮物影响视觉效果,但高山之下的这片湖水依然很是壮观。许多白鹭在湖面上时而驻足,时而舞动双翅低飞徘徊。在水位调节坝左侧,有一座绿色葱茏的乌杨岛。在乌杨岛的上游,有一片鱼嘴状的陆地插入湖水之中,形成一个美丽的半岛。这座半岛上原有一座建于历史悠远长久的文峰塔,原有9层,后来坍塌,上面仍有遗址,属国家二级保护文物。记者沿崎岖小路,爬上杂草丛生的山包,来到文峰塔遗址鸟瞰,汉丰湖在古树的遮映下多了几分秀丽。
资料显示,汉丰湖呈Y字形,岸线公里,湖面宽窄不一,西段较狭窄,东段较开阔,其中最窄处为92米,最宽处为1589米,蓄水量达8000万立方米,湖中有岛屿和半岛有40多个,有大小河汊20多道,有湖湾30多个。除文峰塔遗址外,湖周还有南山森林公园、大觉寺、元帅纪念馆等众多人文和自然景观。
开县三峡水库开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姚安伟说,汉丰湖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县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生命之湖”和“未来之湖”,在库区生态安全、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主体地位。此外,汉丰湖是三峡库区唯一的人工湖泊,拥有十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汉丰湖,将有效促进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据介绍,开县将以水环境整治、库岸治理、滨湖公园、环湖路网、环湖经济圈、环湖生态屏障六大圈层规划为主线,围绕控制污染物排进汉丰湖、库岸治理、屏障区人口减载、湖周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等方面,保护和开发汉丰湖。
新华社重庆10月28日电(记者王金涛、张桂林)在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紧邻重庆云阳县城的彭溪河汇入长江。沿彭溪河溯流而上约30公里,就是开县老县城。如今,三峡蓄水已使这座老县城变成一片汪洋,一座建设中的生态水位调节坝将彭溪河拦腰截断,在上游形成了三峡水库的“库中库”。目前,这座“库中库”并不具备发电和航运功能,其最大的目的是消除水位消落区潜在的生态危机。
出于防洪需要,三峡水库枯水期蓄水至海拔175米,丰水期水位退至海拔145米。距长江较远的开县淹没面积为5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园地5.03万亩,占三峡库区的11.8%。伴随秋冬季节的蓄水,开县最终将形成面积为45平方公里、落差达30米的消落区。而开县消落区集中环绕着移民新县城和沿河8个重要场镇,周边生活着50万人,人口密集。
据开县三峡水库开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姚安伟介绍,开县消落区地势特殊,主要为复式河谷平坝地带,集中在160米至175米高程之间,大都是良田沃土。三峡水库蓄水后,由于长江回水的顶托,彭溪河流速显著减缓,水体自净能力和稀释扩散能力显而易见地下降,水体置换能力大幅度的降低,大部分污染物滞留在开县库区,形成明显的岸边污染带。同时,大面积的地面陆生植物和近岸水生植物又快速生长,蓄水淹没后大量植物腐烂,形成严重的内源污染。一到水位消落期,大片沼泽带在烈日的烘烤、曝晒下,蚊蝇滋生,臭气熏天,随时有诱发传染病、瘟疫的可能。
基于这种忧虑,我国政府决定投资2.4亿元,在开县库区建立生态水位调节坝。这样一来,三峡水库在水位下降到145米后,调节坝形成的“库中库”仍可保持170米水位,坝以上25米落差的消落区面积可减少17.25平方公里,占坝址以上消落区面积24.64平方公里的70.1%,能最大限度减少消落区面积。据了解,生态水位调节坝工程于2007年8月9日开工建设,将于2010年6月将全面竣工。
姚安伟说,在目前情况下,三峡“库中库”将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落区的面积、深度和疫情隐患,基本消除消落区污染物带来的灾害,有利于形成新的、稳定的生态系统,对开县新城及其周边自然景观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将起到非消极作用。此外,“库中库”建成后,将对渝东北防洪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今后彭溪河流域发生洪灾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
新华社重庆10月28日电(记者王金涛、张桂林)面对突然而来的大湖,是先保护还是先开发?记者正常采访发现,随着三峡“库中库”的形成,汉丰湖消落水深由30米减至5米。在减少消落区面积的同时,汉丰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已成当务之急。
记者在汉丰湖边放眼眺望,湖周有许多民房,即使在湖畔的高山上,也由低到高分布着4层农房,许多后靠移民都把房子建在了山上。这些人家无疑对汉丰湖的水环境构成威胁。
据了解,汉丰湖紧邻开县新县城和镇安、镇东、丰乐、厚坝等几个镇和街道,人口稠密,养殖场多,生态承载能力脆弱,湖水自净能力和稀释扩散能力十分有限。目前,虽然开县新城建成了污水处处理厂,县城生活垃圾污水经过处理后可达标排放,但湖周农户没有排污管道,多数污水和垃圾依然直排汉丰湖,湖周农业产生的面源污染也不容忽视。此外,汉丰湖淹没的大都是良田沃土,而水下的这些良田沃土也会让湖水富营养化,这又是汉丰湖的一个生态隐患。因此,汉丰湖水质及消落区的综合治理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
地质灾害也是开县保护汉丰湖面临的棘手问题。记者看到,汉丰湖一些堤岸都由湖底土壤回填而成,这些堤岸土质较松散,在湖水的侵蚀下容易滑坡,而堤岸上就是城区道路和房屋。据统计,开县新城及赵家、镇东、丰乐等移民迁建集镇,高回填库岸有42.5公里,受蓄退水的冲蚀影响,已出现库岸垮塌或沉降现象,需要迅速治理库岸,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目前开县正在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治理库岸,修建护坡。
新华社重庆10月28日电(记者王金涛、张桂林)“九龙治水”是许多部门在长江上各自为政的形象说法,但在重庆开县,“九龙”正在合为“一龙”。为切实保护好“库中库”,开县政府于今年2月组建了开县三峡水库开发管理委员会,打破部门分割格局,全面统筹实施水库保护与管理工作。
据开县水库委副主任姚安伟介绍,县水库委下设执法大队,这个执法大队打破“九龙治水”局面,16名执法队员分别来自移民、海事、水务、渔政、环保、规划、国土、市政等8个部门,其工作与原单位脱钩,工资及待遇在原单位领取。水库委成立以来,执法大队采取“主体法定,事权集中”的方式,实行集中办公、集中巡库、集中执法。
何谓“主体法定,事权集中”?姚安伟解释说,比如处理环保违法时,环保部门依然是法定主体单位,水库委执法大队则具体经办,处理手续则在环保部门办理。目前执法大队已经有过100多次这样的集中执法行动,不仅效率提高,而且收效较好。
据了解,开县水库委执法大队自成立以来,切实加强库岸乱占乱建行为和新增养殖场等重大污染源的控制和查处,加强库周乱倒垃圾、乱污染行为的管理,对联合巡库发现的库周交通、临水房屋、水上航行、库岸安全、乱填乱建、直排污染等问题,采取现场制止、协调处理、教育引导等方式,遏制了违法违规势头。执法大队还强化宣传教育,向市民印发了6万封公开信,并开展一系列电视宣传等活动,前不久组织并且开展了“我爱汉丰湖,我们共行动”千名志愿者活动,营造了全民保护汉丰湖的氛围。